最近,香港楼市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民建联那边厢建议搞什么“购房通”,放宽大陆居民在香港买房的限制,甚至提议搞个千亿港元的闭环资金池,听着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明摆着让大陆人来香港“抄底”吗?
但另一边,梁振英却公开唱反调,直言这种做法会衍生很多监管问题,比如怎么防止走资、如何避免资金套现等等。他甚至还提到,现在有35万香港人长期居住在内地,如果他们都能把钱调回香港买房,那资金规模和监管工作量可就大了去了!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购房通背后:谁在为谁辛苦?
先说说这个“购房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给地产商“输血”啊!现在香港楼市不景气,积压了不少楼盘,搞这么一出,不就是想让大陆人来接盘吗?
但问题是,这样做真的能帮到香港吗?还是只是帮地产商解套?更重要的是,这跟“房住不炒”的政策不是背道而驰了吗?
梁振英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政府多年来花了很多心血去建房子,增加了楼市供应,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点成果,为什么要卖给非香港人呢?难道香港居民就不是“自己人”了吗?
更何况,当年楼价飞涨的时候,政府还出台了“辣招”,限制非香港居民的需求,为的就是保障本地居民的住房需求。现在倒好,又要为了刺激楼市,把辛辛苦苦得来的供应拱手让人,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撑楼市,到底为了谁?
说白了,想撑住楼市的,无非就是这几批人:
- 地产商:楼价高了,他们才能赚得盆满钵满。
- 政府:卖地收入是财政的重要来源,楼价高了,地才能卖出高价。
- 已经买了房的香港人: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房子贬值啊!
但是,还有一批人呢?那些正在努力工作,却怎么也上不了车的香港人呢?那些拿着中产的工资,却只能租着蜗居的香港人呢?
香港楼市:一个中产的噩梦
香港的租金在全球不算最贵,但房价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很多香港中产,要么把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供房,要么就只能住在狭小的空间里。辛辛苦苦读了书、努力工作,难道就只为了住得憋屈吗?
从2008年到现在,香港楼价已经涨了差不多3倍,现在就算跌了三成,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最贵的。难道非要急着把房子卖给大陆人,让楼价继续高高在上吗?
购房通的副作用:一场豪赌?
如果真的搞“购房通”,放宽大陆居民在香港买房的限制,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大规模走资:难以避免的隐患
首先,就是大规模的资金外流。现在大陆有外汇管制,如果放宽限制,很容易被人利用,把资金转移到香港,再通过买房等方式,把资金转移到境外,规避监管。
这种行为,可能会引发大陆有关部门的关注,甚至影响两地的金融稳定。要知道,现在大陆也在努力刺激消费,如果资金都流到香港买房了,那还怎么刺激内需?
洗黑钱风险:国际金融中心的污点
更令人担忧的是,香港可能会被利用成为洗黑钱的工具。一些人可能会通过在香港买房,把非法资金“洗白”,然后再转移到国外。
这对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来说,绝对是一个污点。一旦被国际监管机构盯上,后果不堪设想。到时候,可能连累到所有香港人,甚至影响到香港的金融体系。
楼市调控:一场空?
人为操作,强行把人拉来买房,只会让楼市更加不健康。楼价被人为推高,市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年轻人更加绝望。
所以,到底应不应该搞这个“购房通”?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梁振英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梁振英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他提到,香港政府的首要服务对象是香港居民,不能为了住宅好卖一点,牺牲本地人的住房权益。
这话说得没错。香港的楼市,应该服务于香港市民,而不是成为某些人炒作的工具。
香港楼市:未来的路在何方?
当然,要解决香港的住房问题,增加土地供应才是根本之道。北部都会区规划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如果能大量增加房屋供应,让更多人买得起房,那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说到底,香港楼市的未来,应该掌握在香港人自己手中。不要被短期的利益所迷惑,要着眼长远,为香港的未来负责。
各位,你们觉得香港应该放宽大陆人买房的限制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