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开户送代金券,这事儿现在是公开的秘密了。各家券商为了抢客户,羊毛那是漫天飞。可别光顾着眼馋那几百块的“巨款”,一不小心,羊毛没薅着,反被券商“反撸”一把!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怎么才能把这些代金券用好,真正实现“券券生钱”!
先给大家讲个段子:给你一张价值一万块钱的优惠券,但是只能用来买劳斯莱斯,你觉得这券值钱吗?肯定不值!500万的车,用1万块的券,优惠力度连1%都不到。但如果这张一万块的券,能让你在超市买10001块钱的东西,你只需要付一块钱,那是不是就超划算?
代金券使用的核心逻辑
港股的交易代金券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你手头有一张50港币的现金券,那你就应该尽量去买51块钱,或者50块零一分的股票,这样才能把这张券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简单来说,就是要让这张券的优惠力度最大化。
如何挑选合适的股票?
按照这个逻辑,问题来了,去哪里找价格合适的股票呢?这就涉及到港股交易的一个小小的“坑”:港股市场里,一手股票的数量并不是固定的,有些股票一手是100股,有些是1000股。
可能有人会说,港股里不是有很多几分钱的“仙股”吗?买这些不就行了?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仙股往往一手就要几千股,而且波动巨大,风险极高。一不小心,今天薅了50块的羊毛,明天就亏进去500块!
所以,我的建议是,尽量选择相对稳定的标的,比如ETF。像华夏纳指100这类ETF,一手是100股,价格也比较适中,适合用来“薅羊毛”。当然,在买入之前,最好看一下买一价和卖一价之间的差额,尽量选择差额小的,避免买入就亏损。
举个例子,华夏纳指100,一手100股只需要59.3港币,相对稳定。不过要注意,这种做空的ETF肯定是要跌的,但咱们只关注怎么用券,短期波动可以忽略。
实战案例分析:我的“薅羊毛”血泪史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实战经验,也算是“前车之鉴”了。
我之前有两张100港币的现金券,本来想着一次性用掉,结果第一次操作失误,只买了100股,导致券没有完全用上,白白损失了一部分“羊毛”。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每次买200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张100块的券。
从我的资金流水里也能看出来,买100股只抵扣了59.5港币,这就是没有充分利用现金券的后果。
美股“薅羊毛”经验分享
美股的操作也是类似的。我当时买的是万基遗传,买入价格是5.05美元,刚好抵扣5美元的交易现金券。我连续买了8次,然后一次性全部抛掉,这样就把券的价值完全榨干了。
股票名称 | 买入价格 | 抵扣金额 | 操作次数 |
---|---|---|---|
万基遗传 | 5.05美元 | 5美元 | 8次 |
华夏纳指100 | 60.9港币 | 50港币 | 1次 |
薅羊毛注意事项:避开这些“坑”!
- 不要用融资: 尽量用自己的钱去垫付,不要用融资,避免产生额外的利息成本。
- 账户里留点钱: 最好在账户里留个1000块钱左右,避免因为余额不足导致交易失败。
- 仔细阅读规则: 一定要看清楚券的使用规则,比如是否有金额限制、是否有使用期限等等。有些券会分多次发放,每次发放的金额也不一样,一定要搞清楚。
- 关注交易量: 选股的时候,不要只看价格,还要关注交易量,选择流动性好的股票,避免买入后无法卖出。
选股技巧分享:快速找到合适的“羊毛股”
券商的APP一般都有选股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来快速找到价格合适的股票。
- 打开选股器: 在APP里找到选股功能,一般会有“智能选股”、“条件选股”等选项。
- 设置筛选条件: 设置股价范围,比如5港币到6港币之间。
- 筛选结果排序: 按照最新价从低到高排序,这样就能快速找到价格最低的股票。
- 关注交易量: 选择交易量大的股票,避免流动性风险。
当然,选股的时候也不能太死板,稍微高一点的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咱们的主要目的是把券用出去,而不是追求极致的低价。
总而言之,港股的羊毛虽然多,但想要真正薅到,还是需要花点心思的。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祝大家都能在港股市场里“券券生钱”!
记住,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券商也不是慈善家,想要从他们口袋里掏钱,就得比他们更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