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微涨0.01%,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楼市更是如此,最近出台的租房新规50条,看似细枝末节,实则关乎未来楼市走向。很多人问,上海房价已经跌了两年三年了,为什么还要跌?别急,咱们今天就来把这背后的“羊谋”给扒个底朝天!
先给大家看个有意思的投票,短短两年时间,上海房地产的舆论风向就变了。看涨的人只有15%,看跌的却高达85%!一年前可能还是五五开,现在看空的声音竟然如此强烈,难道有房的人不上网,只有没房的“老鼠人”在网上呐喊?
好了,玩笑归玩笑,咱们还是认真分析一下这次的租房新规50条,看看它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租房新规:租客、房东、中介,谁的日子更难过?
这次的新规,覆盖了租赁市场的方方面面,从租客到房东,再到租赁企业和中介平台,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租客:不再是“弱势群体”?
对租客的规定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 损坏房屋设施要处罚:乱改房屋结构、乱拉线路,损坏家电等,要按照后果罚款或者行政处理。
- 拖欠房租要罚款:未按时返还房屋,避免恶意欠租,罚款1万到1万5。
- 转租保障房要重罚:私自做二房东,转租保障性住房,罚款1万到5万元,且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保障房。
看似保护了房东的权益,但其实也是在规范租赁市场,让租客的行为更加规范。
房东:压力山大?
相对于租客,对房东的约束就更多了:
- 非居住空间禁止出租: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能独立出租,杜绝群租现象。
- 房屋安全是红线:房屋不符合建筑、消防、燃气、结构、装修等强制标准,存在火灾隐患、漏电、塌陷等重大风险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者罚款。
- 擅自改动房屋结构要重罚:擅自拆除消防设施、改动承重结构、乱拉水电燃气线路的,也是责令改正,拒不改正者进行罚款。
- 租赁合同必须备案:防止黑租,保障合同效力及权益的追溯。房东有监督义务,备案几个人就只能住几个人。
- 禁止暴力驱赶:提前90天通知,不能暴力清房,要走正规法律程序。
最重要的一点来了,房屋租赁合同备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房东的租金收入,可能要被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了。
中介、平台:告别野蛮生长
对于租赁企业和中介机构,这次的新规更是毫不留情:
- 企业资质要公示:未报开业信息、公示资质,未建立档案、备案合同的,责令改正警告一次,拒不改正罚款2万到10万。
- 虚假房源零容忍:发布虚假的、误导性的房源信息,隐瞒重要信息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停业,情节严重的吊销执照。
- 资金监管是关键:转租业务未设置资金监管账户的,未公示的,未通过专户收付的,责令改正,防止企业卷款跑路。
- 平台也要承担责任:网络平台未核验租赁人身份、产权,未实地看房的,第一次改正警告,第二次罚款2万到10万,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停业。
- 经纪人行为要规范:经纪人两头挂靠、多机构执业、违规接单的,改正警告,罚款1万以内,拒不改正一年禁业,情节严重的五年禁业。
可以看到,这次的新规,对中介和平台的要求非常严格,就是要消除行业的野蛮生长,维护行业的诚信标准。
以下表格展示了对个人房东和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监管的侧重点。
违规行为 | 个人房东处罚 | 企业处罚 |
---|---|---|
出租非居住空间 | 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2000-10000 元 | 罚款 2-10 万元 |
房屋不符合安全标准 | 责令改正,拒不改正者罚款 | 责令改正,拒不改正者罚款 |
擅自拆改房屋结构 | 责令改正,拒不改正者罚款 | 责令改正,拒不改正者罚款 |
未办理合同备案 | 需要备案,涉及个人所得税 | 需要备案 |
发布虚假房源信息 | / |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停业,吊销执照 |
转租业务未设置资金监管账户 | / | 责令改正 |
租房新规背后的“大棋”:反内卷?
这次的新规,看似是为了规范租赁市场,保障租客的权益,但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1、提高租赁门槛,减少低收入人群涌入
禁止出租非居住空间,实际上是提高了租房的门槛,让低收入人群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低收入人群涌入大城市,从而缓解内卷。
2、规范租赁市场,增加房东成本
从房屋安全到合同备案,再到未来的个人所得税,都增加了房东的成本。这会促使房东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可能会促使一部分房东退出租赁市场。
3、打击“二房东”,消除行业乱象
对租赁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严格监管,可以有效打击“二房东”现象,消除行业乱象,维护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这次的租房新规,是在多方面发力,试图重塑租赁市场,从而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
楼市的未来:回归理性?
鼓励租房,规范租赁市场,增加房东的成本,这些动作都指向一个目标:让房地产回归理性估值。
房地产的交易要重新活跃起来,未来的房产税也逐渐的落实,最终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当然,这只是刀哥的个人看法,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