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ETF投资别只看费用!这五大成本,决定你的真实收益!

发布时间: 2025-07-24 09:22:43

哈喽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ETF投资里那些你可能没注意到的“隐形成本”。很多人买ETF,盯着内扣费用,觉得Vanguard家的产品费用低就闭眼入。但投资这事儿,光看手续费那点儿事儿可不行!今天就来扒一扒,ETF到底有哪些成本会影响你的收益。

费用比例:最直观的成本,长期影响巨大

这玩意儿大家最熟悉了,就是你买的ETF每年要扣掉的管理费、托管费等等。可别小看这笔钱,时间长了差距就大了。

举个例子,你想投资100万美股,买的基金费用是0.5%,而不是选费率只有0.03%的VTI,一年下来就多付0.47%。

这0.47%看着不起眼,但长期下来差别可大了!按照过去指数年化9%的增长率算:

费用越低,留给自己的收益就越多。Vanguard之所以能把费用做到这么低,主要是因为它的股东结构特殊——它为基金所有,而基金又为股东客户所有,这就驱动公司持续降低成本。

看看这张图,就能明白费用控制有多重要:

指标 非Vanguard ETF平均内扣费用 Vanguard ETF内扣费用
费用比例 逐渐上升 一直保持最低

长期持有ETF,费用比例真的能影响最终回报!所以,赶紧去查查你买的基金费用是多少吧,把管理费、经理费等等七七八八的费用全加起来,才是你真正的成本!

买卖价差:交易的隐形成本,短期影响大

啥是买卖价差?简单说,就是你想买的时候,卖家想卖贵点,你想卖的时候,买家想买便宜点,这中间的差价就是买卖价差(Spread)。

这玩意儿受三个因素影响:

  1. ETF的交易量:交易量小的ETF,价差通常比较大。
  2. ETF持有股票的波动性:股价波动剧烈,做市商就要提供更大的价差范围来应对。
  3. ETF持有股票的流动性:成分股交易量小,流动性受限,价差也会更大。

总的来说,买卖价差对短期投资影响大,对长期投资影响小。

举个例子,SPY和VOO都是追踪美国S&P 500指数的ETF。在制作这张图的时候,SPY的体量比VOO大,所以持有SPY的前17天,成本比VOO低。这就是买卖价差的影响。但17天之后,VOO就因为内扣费用更低而胜过SPY。

溢价折价波动:别在高溢价时买入,低折价时卖出

ETF的价格不一定和它所代表的一篮子股票的实际价格(净资产价值,NAV)完全一样。当ETF市价高于净值时,就是溢价(Premium);低于净值时,就是折价(Discount)。

关键在于溢价和折价之间的波动性!如果你在高溢价的时候买入,在大幅折价的时候卖出,那就亏大了。

一个稳定的溢价(ETF A)好过一个波动性高的溢价或折价(ETF B),稳定的溢价能带来更一致的有利交易。尤其是在市场动荡、流动性紧张的时候,溢价和折价的波动性就更重要了。当然,随着持有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会逐渐降低。

追踪误差:长期投资也要关注

追踪误差代表ETF追踪其基准表现的一致性。短期来看,高追踪误差意味着绩效的不确定性更高,会损害短期持有的价值。长期来看,追踪误差可以用来评估你选的基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维持基准的回报。如果它失准了,就算你的策略是对的,实际上的回报也可能和你的计划不一样。

市场冲击成本:交易量越大,风险越高

随着ETF交易量增加,市场冲击成本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要理解这一点,先要搞清楚ETF有两种流动性:

  1. 二级市场流动性:就是咱们散户买卖ETF的地方。Vanguard ETF大约80%到90%的交易量都在这里发生。平均每日交易量(ADV)是衡量ETF在二级市场中流动性状况的指标。
  2. 一级市场流动性:当二级市场的需求和ETF的供应脱节时,一级市场就会启动。一些有限的参与者和做市商会进行ETF的创建或赎回。

简单来说,如果市场上突然出现大量都要买好多篮子水果的顾客,目前货架上只有几篮不够,那这时一级市场就会拿出更多的空篮子,凑出更多一篮子一篮子的水果放在货架上卖。

这种流动性的需求和成本,会来自ETF里面股票成分的流动性。一般来说,交易规模如果超过ADV的5%,或者大于买卖实际上可以的交易量,就要考虑ETF的创建和赎回。

什么时候会有大型的交易呢?通常就是市场大跌的时候。

总结

投资ETF,要考虑以下五种成本:

  1. 内扣费用
  2. 买卖价差
  3. 溢价折价的波动
  4. 追踪误差
  5. 市场冲击成本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ETF的成本有一个更完整的概念。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内扣费用和追踪误差是最要注意的。

标签: 费用 流动性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