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危机,富人失去的是利润,穷人失去的却是赖以生存的房子! 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扎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加拿大金融地产那些让人不得不关注的怪象:富人财富越来越集中,穷人生活举步维艰,年轻人被无情地踢出房市,而老年人,竟然还在疯狂加杠杆!这贫富差距报告,字字诛心啊!
加拿大贫富差距:触目惊心的现实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在加拿大,辛辛苦苦、埋头苦干已经远远不够了。曾经被我们视为美德的“老实”,现在却越来越不吃香。过去十几年,靠着房地产红利赚到第一桶金的人,如今也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选对了,继续往上爬,选错了,直接中产返贫,之前积累的财富,吐得一干二净,未来还得继续为了生活奔波劳碌。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加拿大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在2025年第一季度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今年前三个月,收入最高的40%的家庭,与收入最低的40%的家庭,在可支配收入上的差距,竟然扩大到了49个百分点!这数字,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当前的经济形势,让很多人都陷入了困境,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以及靠工资养家糊口的人来说,日子更是难上加难。自疫情爆发以来,收入差距这项指标几乎每年都在增加。2025年第一季度差距的扩大,主要是因为最高收入家庭从投资中获得了巨额收益,而最低收入家庭的工资,却因为疫情出现了下降。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最低的20%的人群,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最弱,只有可怜的3.2%,因为他们的平均工资还小幅下降了0.7%。而收入最高的20%的人群,他们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却是所有群体中最快的,同比增长高达7.7%!这差距,简直是天上地下。
房价下跌,财富却向富人集中?
更让人扎心的是,就算房价持续下跌,财富仍然在向富人手里集中。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疲软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导致房价下降,最低收入家庭的净资产增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就算房价下跌,与一年前相比,最低收入家庭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资产也仅仅增长了3.1%,而高收入家庭因为其融资资产的价值增长高于平均水平,增长了6.9%。
最低收入家庭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抵押贷款成本增加了5233加元,超过了他们所持有房产平均价值增长的3894加元。而最富裕的家庭净资产高于3.1%的平均水平增速,因为他们避免了高额利息的债务融资,并且利用了当时投资市场的巨额上涨,其金融资产价值的增长最为强劲,涨幅达到了惊人的7.1%。
年轻人被踢出房市,老年人被迫加杠杆
更可悲的是,年轻人正在被无情地挤出房地产市场。最年轻的家庭(年龄在35岁以下)的财富增长速度,在所有年龄组中是最慢的,只增长了0.5%,因为他们的房地产持有量在不断减少。自2022年以来,最年轻的家庭是唯一抵押贷款债务减少的群体。
不断上升的利率和住房成本的压力,使得拥有住房变得越来越难以负担。最年轻家庭的平均抵押贷款债务延续了其下降趋势,但速度有所放缓,2025年第一季度的同比降幅为3.4%,小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5.3%。
最年轻的家庭抵押贷款余额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潜在的购房者可能因为负担不起而远离住房市场;那些在2020年至2022年间以超低利率购买了房屋的现有房主,可能正在偿还其现有的抵押贷款债务,或者搬到更可负担的住所;一些最年轻的家庭可能会优先考虑应对生活的成本和减少他们的债务负担。
而老年人,是最可怜的。他们正在无奈地疯狂加杠杆!与一年前相比,年龄较大的家庭群体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抵押贷款债务增加了,包括年龄在55岁至64岁的家庭(增长了8.3%)和年龄在65岁以上的家庭(债务更高达8.9%)。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购买了投资性的房产,帮助年轻亲属购买房屋,或者出于一些其他的原因。
贫富差距: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加拿大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人人平等、机会公平的国度,但现实却越来越像一条分叉的道路:一边是财产增值、生活富足的人群,另一边则是为了租房奔波、为了生活焦虑的人们。
拥有或未拥有房产,已经成为了划分阶层的关键指标。而现在的中产阶级,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曾经,加拿大的中产阶级是稳定的象征,他们有工作、有住房、有退休计划。但今天,哪怕拥有硕士学位、有稳定工作的年轻人,面对的却是买不起房、担心失业、还背负着沉重的教育贷款。他们心中,都有一份说不出的疲惫:“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生活还这么的艰难?”
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心理与社会危机!我们可以看到焦虑、抑郁、自我否定的青少年,对社会失望、对未来悲观的成年人,以及在工作与生活之间耗尽尊严的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危机、社会信任的流失、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这都是财富差异过大所带来的副作用。
显然,房产价格的下滑,对于富人来说,只是资产缩水,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收益来获得平衡,甚至有些还在增值。而对于那些把全部资金都压在房地产上的中产来说,房价的下跌和利率的上涨,都在侵蚀着他们手上的财富,无数人也因此直接返贫。
而真正的底层穷人,则是因为收入涨幅远低于通胀上涨的水平,反而觉得生活变得更加的艰难。想要存点钱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能做到一日三餐温饱、有个安稳的地方住,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也就别提投资收益之类的话题了,因为手上除了应急的资金,根本没有闲钱去投资来获得收益。
投资策略的差异
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他们的投资策略比较分散:金融、地产、股票、债券、贵金属,甚至还有加密货币等等。而中产的投资,要么全部家当压在房地产上,要么全部资产就去买了股票。由于资金数量的限制,很少有人真正能够做到把投资项目分散开来。而对于底层老百姓来说,高通胀已经完全压制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想要存点钱起来根本是不可能的,能做到温饱就已经不容易,更别提投资收益之类的话题了。
楼市现状:三年暴跌 40 万的房子
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套房子,三年时间里,价格下跌了40万才出售。而当年,这个地区的房子,可是要加价40多万才能买到。
项目 | 信息 |
---|---|
挂牌价 | 139万8千加元 |
房屋配置 | 四个卧室,四个卫生间 |
房屋面积 | 2500平方英尺 |
土地面积 | 4000平方英尺 |
首次挂牌 | 2025年5月15日,挂牌价167万8千加元 |
降价记录 | 2025年6月5日,降至157万9千加元;2025年7月2日,降至139万8千加元 |
成交时间 | 2025年7月11日,成交价146万5千加元 |
同一条街上,相邻的房屋在2022年时的成交价,却高出了好几十万。
项目 | 信息 |
---|---|
挂牌价 | 160万加元 |
房屋配置 | 四个卧室,四个卫生间 |
房屋面积 | 2744平方英尺 |
土地面积 | 4000平方英尺 |
购入时间 | 2022年3月21日,购入价185万加元 |
相同的年份、相同的土地尺寸、相同的房型,在2022年要185万加元才能买到,而现在只要146万加元就可以买到。
财富差距被拉大的问题,使得穷人变得更多,这也是自由党政府未来继续执政的基本盘。靠着福利支撑生活的底层,手上的选票已经被口袋里的面包所替代。而保守党提出的给中产减税的议题,也被失去工作、欠着一屁股债的房奴中产所忽略。所以,加拿大未来会走向何方?